长春市晟峰源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绥德着力打造非遗人才成长链

在绥德实验中学的教室里,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名师、绥德泥塑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文瑜正为一群热爱泥塑的学生耐心讲解泥塑技艺。“捏泥塑人物首先要搭好架子,再用胶泥一点一点糊上去,最后要根据人物特点精心刻画……”王文瑜的讲解既细致又生动,仿佛将学生们带入了那充满艺术气息的世界。

绥德泥塑,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近年来在王文瑜等非遗传承人的努力下,正通过走进学校、社区的方式,全方位培养绥德泥塑人才。绥德秧歌、绥德剪纸、绥德石雕等多个非遗项目,也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的方式,开展多层次培训,打造人才“成长链”。

在绥德县武燕剪纸传习所,市级非遗传承人武燕正在展示她的剪纸技艺。她将一张红纸折起来,熟练地剪出精美的图案。陈列柜里珍藏着各种奖牌,武燕自豪地指着聘书说:“县上重视非遗传承人,将我聘为县管专家人才,每年还有一部分补贴。”

为了加快培养人才,绥德县委组织部还通过专家人才选拔制度,将部分优秀的非遗人才纳入专家人才队伍进行管理考核并发放人才补助。在绥德县人才制度的保障下,一批非遗人才在各自创作领域发光发热。

在绥德县武文石业有限公司,伴随着“叮叮当当”的凿击声,工人们正在绥德石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鲍武文的指导下,在毛石上雕刻着狮子、牌楼、鼓。为了将绥德石雕技艺持续发扬光大,鲍武文在石雕厂开设了石雕传习所,用来展陈各类石雕作品、工具,传播石雕文化。

目前,绥德县已建成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省级非遗工坊3个、市级非遗传习所6个、县级非遗传习所或传习基地55个。据统计,绥德县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传承人5名;省级非遗项目11项,传承人17名;市级非遗项目23项,传承人61名;县级非遗项目89项,传承人165名。

绥德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李亚明表示:“未来,绥德县将进一步创新举措,加强人才梯级培养,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绥德县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不仅展示了地方文化的魅力,更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绥德县通过不断创新举措,加强人才梯级培养,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s.ccsfyjg.com/post/23791.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